Quantcast
Viewing all 25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我们纪念王明道的忠贞,就当持守他所走的道路。 (陈鸽)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希伯来 13:7-8)“从前引导你们、传神之道给你们的人,你们要想念他们,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
惟有主耶稣基督是十全十美、永不改变的,但那些忠心跟随主、如云彩般的见证人,我们也当想念、效法。


中国教会中,我最敬佩的三个仆人,就是王明道、宋尚节、和吴维尊(中国的以巴弗),因他们言行一致、善始善终。虽然王明道曾经有过失足、软弱,但他坦诚、透亮,勇于认错、归正。他打了那美好的仗、守住了所信的道(提后4:7)。我欣赏他的一身正气、磊磊光明,更愿意追随他佳美的脚踪,就是他不惜23年牢狱代价所持守的十架道路。

戴德生的后代,戴绍曾牧师,在纪念王明道的“真理勇士”一文中,最后记载了一个效法先贤的好榜样(转载引用如下):「当时控诉运动搞得人人自危,毁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原则,有的地方为了自我保护,甚至安排人在大会上高喊:“王明道反动不反动?”底下群体便大喊:“反动!”“王明道该杀不该杀!”底下就说:“该杀!”江苏省徐州教会对王明道的控诉大会也如法炮制,当会议主持人高喊:“王明道该不该枪毙?底下的说“该!”台上继续问:“同意枪毙王明道的请举手!”那位主持人看了四周早已组织好的人,接着便说:“好!一致通过!”当时,有一个家住徐州关家庄的,名叫关品鹤的信徒站立起来说:“这儿有个人没有举手,怎么能说一致通过呢?”结果,他为这句话付出了七年牢狱生活的代价。关品鹤真义士也!」是的,关氏大无畏、不妥协的忠烈精神,实在彰显了王明道的风范。真是好样的!

 
然而,可叹!今天却有不少人,打着王明道的幌子,偏行己路、掩过饰非。亚伯拉罕的子孙(犹太人),不一定都有亚伯拉罕的信心。西方多少“路德宗”(Lutheran Church)的教徒,早就背叛了马丁路德的信仰;因“约翰卫斯理”(18 世纪英美大复兴中神所重用的仆人)创立的“卫理宗”(Wesleyan Church)其中大多数,已经离经叛道、接受了自由派神学;追随加尔文(John Calvin)的“改革宗”,不少也改辕易辙、名不副实了;以“富勒”(Fuller:一个忠心的美国传道人)为名的美国加州神学院,走的却是“新福音派”的妥协之路。若这些先圣先贤们可以从坟墓中翻身的话,他们可能早就站出来,见证这些“不肖子孙”盗名欺世的罪孽。 更可怕的是当那日,许多人要说:“主啊,主啊,我们奉你的名……。”主就明明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参:太 7:22-23)
邓可以打着毛的招牌,走一条新路;我们却不能高举着王明道的旗帜,另走一条妥协的、双轨或三势的道路,因这古旧的十字架,不会因着时代而变迁。这条路是耶稣走过的路;这条路也是先圣先贤们走过的路,这条路更是我们必须持守到底的路,愿主帮助我们,至死忠心。

(希伯来 13:18)“请你们为我们祷告,因我们自觉良心无亏,愿意凡事按正道而行。”            
  
五十年后(不同的世代,同样的考验。)  
王明道时烈日晒;如今更有荆棘挤。
当日撒旦如吼狮;如今狡如毒蛇嘶。
当日明枪迎面袭;如今暗箭背后击。
当日牢狱严威逼;如今名利糖衣迷。
当日腥风又血雨;如今香风混毒雾。
当日逼你入三自;如今诱你走三势。
当日迫你负一轭;如今引你双轨行。
当日统战宗教法;如今政治宣传经。
当日前辈贾玉铭;如今名牧滕近辉。
当日扑倒杨绍唐;如今站立有何几?
当日英雄奋勇起;如今忠良在哪里?
当日义人沉默了;如今七千何处觅?
当日众民走迷离,撒都家族尽忠职。
如今时代虽变迁,愿对主爱永不移。
惟愿追随先贤行,再献余生作活祭。
不愿宗教舞台上,争权夺位占土地。
愿在灵战最前线,鞠躬尽瘁尽忠心。
愿主宝血常覆庇,炼净成为中流砥。
“你把旌旗赐给敬畏你的人,可以为真理扬起来。”(诗篇 60:4)
陈鸽(2006-8-17)


陈鸽致林献羔伯伯的公开信(2007-12-12)(留底并后记)

(后记:福音大会前,我发表了这封信,在“国度网”没多久就被删除了;在“大陆基督徒网站”被留下作为反面教材,只准反对者漫骂,不准支持者说话,实有违网络言论自由,更误导了公众舆论。所以,现在我用自己的博客留底,作为历史的见证。2008-3-20)

敬爱的林伯伯,

听说你要参与「生命季刊」2007年底在香港举办的「中国福音大会」,为此我十分难过。2003年,李慕圣和谢模善等家庭教会的老仆人,和走“双轨路线”的滕近辉牧师一同主领了当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大会,因此给中国的教会带来了混乱。我为此写信劝戒「生命季刊」(参看:“一个妥协派的标本:葛培理”http://larrypan.blog.sohu.com/25830233.html),然而至今季刊仍坚持让妥协的滕近辉当主席顾问,这是不和宜的。既然「生命季刊」高举十架旗号,又坚持「家庭」道路,为什么还要让一个走「双轨」路线的滕近辉扛大旗,并登载主张登记的刘同苏牧师的文章呢?

林伯伯,您身为家庭教会领袖,举足轻重。若走错一步,势必误导千万信徒,切盼三思而行。

主内晚辈陈鸽 敬上 (2007年12月12日)

 

参考:陈鸽:如何对待主内妥协的弟兄?

如何应对长者(林献羔)的错误?(陈鸽)附:早年的劝勉

一弟兄问:“你好,陈鸽弟兄,我最近在网上读到一个 Herald Camping 的有关末日的文章,后来我去搜索,有人说他已经偏离真道。他曾出书预言1994末日没应验,现在又来讲2011.这些末世预言其实不是他独创,有些是古代预言家的东西,甚至有些是其他古文明传说中的预言,他是东拼西凑来的,好比说把数字随便拆解,加减乘除硬掰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成他要的结果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我有点后怕。祈求主赦免我!

我第一反应就是,林献羔也是这样,他也是“把数字随便拆解,加减乘除”,说主会在哪年哪年之前回来。那么,我想我是应该小心林献羔,读他的东西也要非常谨慎,是不是?我现在的问题是:我以前刚信主的时候 很无知,把林献羔的小本子送给这个人、送给那个人,我想请问:我是不是错了?我想我是错了。因为我还没搞清楚这个人的信仰纯全不纯全,我就大发热心,把他的书四散,这样很不负责。就从他计算主回来的日子,就从他对三元论的错误观念,我就不应该把他的书四散。这样很不负责。我这样做,是不是犯了很严重的罪而不自知?求主赦免我吧!求主用祂至圣的道擦亮我的眼睛吧!如果你有时间,恳请你回复。” 

陈鸽回复:提前 5:1 “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劝少年人如同弟兄。”不要把相对的错误绝对化,也不要把绝对的错误相对化。求主给我们智慧,分清轻重与主次(太23:23-24)。不要小题大做,也不可漠视大事。

附:早年我们写给林献羔伯伯的一封信,供参考:


敬爱的林伯伯,主内平安!(1997 年 11 月 7 日)

您不认识我,但我们久仰您为主所作的美好见证。我的妻子迦南与您早期的同工梁 X X 在山西相识。我也曾在1990年初,即在情势较紧张时,于广州大马站听您讲论“末底改”(广东话:没得改),深受激励。在我的一篇讲道“时代的中流砥柱”中,曾用您的见证,劝戒圣徒们要为我们的主耶稣,至死忠心。
然而,敬爱的林伯,近来我们读了些大马站所发行的小册子,因此为您担忧。请恕我本著爱心在基督里直言不讳。其中有几本:“圣经中的三大国”“圣经中的中国”“圣经中的美国”中,论及:

(1) 伊甸园的原址是在中国的四川盆地。

(2) 耶稣诞生时的那几位东方博士是中国人。

(3) 创 49:22 节,提到约瑟的“枝条探出墙外”。这段预言也是指到中国说的,其“墙”指的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4) 以赛亚 18:1-2 节有关“古实”的预言是指著美国说的。“翅膀”指的是美国国徽上的秃鹰的两翼。“刷刷响声”指的是美国的飞机、火箭、原子弹、核武器的声音。

(5) 耶利米 50-51章和启示录18章的巴比伦是有关美国的预言。

(6)以西结 38:13 节中的“少壮狮子”指的就是美国。

还有其它等等新奇的观点!

敬爱的林伯,对于不熟悉圣经的人,这些也许是“新亮光”或“新发现”;但是,对于真道上有根基的人,这却是些“标新立异”的说法。固然,您所说的?非完全没有道理,然而,由于解经不够严谨,不免有些牵强附会之处。若这些是您对圣经预言的个人心得和体会,那也无可厚非。但是,敬爱的林伯伯,以您在中国教会中的身分与见证,去大力提倡推行这些不很肯定的论点,无非是舍重就轻,可能会导致因小失大的后果。

继王明道先生之后,为主在三自问题上站立的稳、忠贞不渝、老一辈的见证人,所剩寥寥无几。如今:您在南方,还有袁相忱老夫妇在北方,是主为中国的众家庭教会所依然树立的标竿与榜样。敬爱的林伯伯,您应该步王明道先生的后尘,继续高举为主尽忠的旗帜、传扬十架的救恩、为那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而不要牵扯进入一些次要的、争议性的问题当中。若您对这些小问题的看法有所偏激,不免影响您为主在三自这重大问题上所作的忠心见证。别人会因著您在这些次要问题上解经的误差,而怀疑您在三自的立场上、异端的分辨上、与福音的捍卫上,是否也小题大做了?这岂不是因小而失大、太不值得了吗?

在主里,亲爱的林伯,我们相信您必会跑尽那当跑的路程,为主至死忠心的。

爱您、为您祷告祝福的主内晚辈:陈鸽与迦南(1997 年 11 月 7 日)

防备‘耶和华见证人’陷害人的异端 (陈鸽)

一位受‘耶和华见证人’迷惑的博友说:拜读了两三篇博文,看到有关耶和华见证人的字句,不知在你眼里他们是怎样的信徒?想了解一下,谢谢。

陈鸽回复:2010-09-26

耶和华见证人否定‘三位一体’,认为基督是第一个受造的天使(故此否定基督的神性),根本就不是主里的‘信徒’,乃是是陷害人的异端(彼后2:1)。

 

博友回复:谢陈先生百忙中解答,请教:箴8:22-24
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 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圣经灵修本) ——其中的“我”是谁?

陈鸽回复:2010-09-28 02:51

箴言 8:22 中的‘我’是‘智慧’的拟人化,不是基督。基督不是‘受造者’,他乃是创造主,三位一体的第二位。

耶和华见证人的‘新世界译本’将(箴言8:22)篡改为‘我是耶和華造的。我是他最初的作為,是他在遠古最早的成就。’意指‘基督’是第一个受造者,此举实在胆大妄为、牵强附会。

彼后 3:15-16 并且要以我主长久忍耐为得救的因由,就如我们所亲爱的兄弟保罗,照著所赐给他的智慧写了信给你们。16 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讲论这事。信中有些难明白的,那无学问、不坚固的人强解,如强解别的经书一样,就自取沉沦。

启 22:18-19 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麽,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19 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麽,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

和合本说:‘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就有了我。’
現中修訂版说:‘在上主造化之先,在亙古,就有了我。’
NCV:‘创世以前已有智慧在耶和华创造的开始,在太初创造一切以先,就有了我。’
KJV: The LORD possessed me in the beginning of his way, before his works of old.
NIV: "The LORD brought me forth as the first of his works, before his deeds of old.

在這些版本中一點都看不出「被造」。况且,这段经文指的是‘神的智慧’,不是‘基督’。

总结:若基督是受造的,他就不是神,他的救赎就没有功效,我们就得不到救恩了。

请参考“新世纪译本”的错误: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888810100esm9.html

建议收视:人生最重大的问题:耶稣是谁?http://www.sermonaudio.com/sermoninfo.asp?SID=5806173

麦克阿瑟回应《曼哈顿宣言》 (2009-12-2)陈鸽翻译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John MacArthur’s Response to The Manhattan Declaration (Translated by Larry Pan)

消息来源:http://www.gracechurch.org/grace_today/posts.aspx?id=212

尽管有几个我所敬爱与尊重的人都已经签名表示支持《曼哈顿宣言》,但我不能签署。主要原因如下:   

Here are the main reasons I am not signing the Manhattan Declaration, even though a few men whom I love and respect have already affixed their names to it:

--- 当然,我同意:此宣言所反对的同性婚姻、堕胎、等等主要道德问题的确威胁到我们的文化,然而,这宣言根本没有表达清楚:唯有“福音”才是人类所有道德弊病的真正的、终极的答案。宣言中几乎没提及“福音”,其中虽有一段承认“无论得时不得时,我们的职责是去传扬我们主耶稣基督全备的福音。”然后,又加了一句美好的心愿:“愿神帮助我们不要失职。”然而,宣言(或其它有关文件)却丝毫没有陈明福音的内容,更没有加以解释。其实,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签署者不同的信仰背景、矛盾的神学立场、还有对福音不同的定义,使得这样的说明根本不可能。

? Although I obviously agree with the document’s opposition to same-sex marriage, abortion, and other key moral problems threatening our culture, the document falls far short of identifying the one true and ultimate remedy for all of humanity’s moral ills: the gospel. The gospel is barely mentioned in the Declaration. At one point the statement rightly acknowledges, “It is our duty to proclaim the Gospel of our Lord and Savior Jesus Christ in its fullness, both in season and out of season”—and then adds an encouraging wish: “May God help us not to fail in that duty.”  Yet the gospel itself is nowhere presented (much less explained) in the document or any of the accompanying literature. Indeed, that would be a practical impossibility because of the contradictory views held by the broad range of signatories regarding what the gospel teaches and what it means to be a Christian.

--- 这也正是《曼哈顿宣言》最明显的与最致命的问题:从一开始它就假定所有的签署者都是主内的弟兄,唯一的分歧是他们的“宗派背景”。尽管《宣言》点到了各派系不同的见解,但只用“教会传统性的差异”一语巧妙的盖过,却没说明这些是教义上关乎谁是正统信仰、谁传纯正福音的本质性的冲突。                                             

? This is precisely where the document fails most egregiously.  It assumes from the start that all signatories are fellow Christians whose only differences have to do with the fact that they represent distinct “communities.” Points of disagreement are tacitly acknowledged but are described as “historic lines of ecclesial differences” rather than fundamental conflicts of doctrine and conviction with regard to the gospel and the question of which teachings are essential to authentic Christianity.

--- 《宣言》从头自尾,不但没有承认我们基本上的差异,反倒暗示所有的“基督教徒”(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抗罗宗、福音派、等等)都是一主、一信、一神,并都委身于同一个福音的基要真理。《宣言》反复说:“我们这些主里的信徒”“我们身为基督徒………”““我们继承基督徒的传统……”,这些用词严重地模糊了纯正的圣经信仰与各样异端邪说的绝对分野。                                           

? Instead of acknowledging the true depth of our differences, the implicit assumption (from the start of the document until its final paragraph) is that Roman Catholics, Eastern Orthodox, Protestant Evangelicals and others all share a common faith in and a common commitment to the gospel’s essential claims. The document repeatedly employs expressions like “we [and] our fellow believers”; “As Christians, we . . .”; and “we claim the heritage of . . . Christians.” That seriously muddles the lines of demarcation between authentic biblical Christianity and various apostate traditions.

--- 其实,这《宣言》是《福音派》与《传另一个福音者》正式签立的“弟兄盟约”,这正是一些主要签署者所要达到的意图,这也是世上不信者所得到的结论(他们很难不下这样的结论)。因此,这份公开的《宣言》果效是:为了抗议一些道德与政治上的腐败,竟轻乎了福音的重要性,更妥协了福音信息的本质。                                  

? The Declaration therefore constitutes a formal avowal of brotherhood between Evangelical signatories and purveyors of different gospels. That is the stated intention of some of the key signatories, and it’s hard to see how secular readers could possibly view it in any other light. Thus for the sake of issuing a manifesto decrying certain moral and political issues, the Declaration obscures both the importance of the gospel and the very substance of the gospel messag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 这不是《福音派》新兴的策略,也不是智慧的立场。人人都应该看穿,在最近这些紧张的宣告与愤然的抗议的背后,原来有一个隐藏的意图,就是Charles Colson二十多年来一直想方设法提倡的“全球性宗教联合反腐化运动”。(他的签名几乎总是列在这一类《宣言》起草者的首位,并非偶然的。)在他1994年写的《这身体》一书中已阐明了他的立场,他辩称只有《使徒信经》与《尼西亚信经》所列出的教义与真理,于纯正基督教信仰是必须的。就此,我(麦约翰)在《无悔的信仰》一书中已详尽了回应了他的立论。如今我仍然持守当时所写的。                     

? This is neither a novel approach nor a strategic stand for evangelicals to take.  It ought to be clear to all that the agenda behind the recent flurry of proclamations and moral pronouncements we’ve seen promoting ecumenical co-belligerence is the viewpoint Charles Colson has been championing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It is not without significance that his name is nearly always at the head of the list of drafters when these statements are issued.) He explained his agenda in his 1994 book The Body, in which he argued that the only truly essential doctrines of authentic Christian truth are those spelled out in the Apostles’ and Nicene creeds. I responded to that argument at length in Reckless Faith. I stand by what I wrote then.

总之,支持《曼哈顿宣言》不但公然的违背了我一惯的立场(这是在1994《福音派与天主教联合》原宣言发表之前我早就申明的),更暗地里把福音真理的本质贬低到次要的地位。这不但是舍本逐末,更是《福音派信徒》解决如今道德与政治危机的错误方法,可能是最不智的方法,因任何压抑福音、模糊福音、或贬低福音的事物,都违背了我们《福音派》的信仰原则,更令我们名不副实!          (约翰. 麦克阿瑟)                        

In short, support for The Manhattan Declaration would not only contradict the stance I have taken since long before the original “Evangelicals and Catholics Together” document was issued; it would also tacitly relegate the very essence of gospel truth to the level of a secondary issue.  That is the wrong way—perhaps the very worst way—for evangelicals to address the moral and political crises of our time. Anything that silences, sidelines, or relegates the gospel to secondary status is antithetical to the principles we affirm when we call ourselves evangelicals. John MacArthur

 

付:曼哈顿宣言(Manhattan Declaration): 发自基督徒良心的一个呼吁 (2009-11-24 10:17:48)

2009年11月20日,美国基督教三大传统的大约150位领袖联合发表《曼哈顿宣言:发自基督徒良心的一个呼吁》,呼吁基督徒以“公民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的决心,抵抗违背神圣原则的国家法律和行政命令。宣言开头指出:“基督徒秉承两千年的传统,宣讲上帝的话语,在社会中寻求正义,抗拒暴政,关爱贫穷人、受压迫的人和苦难中的人。……我们作为东正教的、天主教的、和福音派的基督徒,从2009年9月28日开始在纽约聚集一起,共同起草并签署这份宣言。”签名人包括美国东正教总教长,15位罗马天主教主教,基督教福音派全国联盟主席,数位基督教机构的负责人,多位基督教教派的负责人,几所著名神学院的院长,以及几位大学教授。宣言申明,签署者并不是代表各自的组织机构,而是代表一群基督徒个人,来自社会各界,并且向社会各界和当今的美国政府和国会宣告,基督徒必将不妥协地捍卫人的生命的神圣,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的尊严,以及良心和宗教自由的权利,因为这是基于基督教信仰的几个根本性的原则问题。

美国的主流媒体一向喜欢对于宗教团体的言行做当下时政的解读,这次也纷纷猜测《曼哈顿宣言》主要是针对美国国会正在激烈辩论的医疗保障改革方案。不过,《曼哈顿宣言》从酝酿到起草再到公布,其实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上个星期五(即20日),他们在国家新闻俱乐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从中可以看出,虽然这个宣言确实具有对于当下激辩的医改方案的关切,但这群基督徒领袖更忧心的是近年来美国及各州一系列的法案、法例、法规,正在朝着背离《圣经》神圣原则的方向发展,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种严重地步,不得不呼吁基督徒的良心,并且宣示基督徒为了捍卫根本原则问题而甘愿做出种种牺牲的坚定信念。宣言指出,过去几年来同性恋运动到处要求把同性恋关系在法律上定义为婚姻,而任何组织或个人只要对此提出批评,便会受到很多的攻击,甚至法律的惩罚。目前正在讨论的医改方案,也有可能强迫教会医院及教会的社会服务机构接受同性恋、堕胎、安乐死等违背信仰和良心的事情。他们觉得,如果这个时候基督徒还不站出来公开发出反对的声音,他们的良心自由和宗教自由也有可能逐渐失去。签名者宣告,无论是文化的势力还是政治的权势,都不会吓倒他们,不会令他们保持沉默或屈服。他们将不服从任何这样的法律和法规,必要时不惜辞职或坐牢。

《曼哈顿宣言》可以说是半个世纪前马丁·路德·金牧师所发起的非暴力抵抗运动在当代社会的一个回响。在美国南北战争取消了奴隶制度以后,黑人仍然遭受着各种各样的歧视,包括在公共场所划定白人和黑人相互隔离的区域。上个世纪50年代,从抵制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公司的种族隔离制度为肇始,基督教浸信会牧师马丁·路德·金领导黑人民众,举起了“非暴力抵抗”的旗帜,号召备受歧视的民众,“我们要抵抗,因为自由从来不靠恩赐获得。有权有势的欺压者从不会自动把自由奉献给受压者。”但是,“仇恨产生仇恨,暴力产生暴力……我们要用爱的力量,去对付恨的势力。我们的目标,绝不是击败或羞辱白人,正相反,我们要赢得他们的友谊和理解。” 当金博士的家被白人种族主义者炸毁以后,金博士对闻讯赶来的手持武器、群情激动的支持者发表演说:“冤冤相报的暴力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要以和平对待暴力,记住基督耶稣说过: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无论那些白人对我们怎样,我们要爱他们,如同兄弟。耶稣不是说过‘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逼迫你们的人祷告’吗?我们要以恩报怨,以爱报恨。”正是这样一个公民不服从运动,用非暴力的方式抵抗那些没有正义可言的法律法规,经过多年的不屈不挠的抗争,其中包括众多的黑人和白人抵抗者失去工作和抓入监狱,最终促成了美国国会在上个世纪60年代通过民权法案,从而赢得了种族隔离制度的根本废除。在美国国家新闻俱乐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为《曼哈顿宣言》起草人之一的普林斯顿大学法学教授罗伯特·乔治说道:“金博士明确强调非暴力,我们也将坚持非暴力。”

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基督教领袖一致呼吁基督徒都来签署这份宣言(宣言内容可请见http://manhattandeclaration.org/)。这个呼吁究竟会得到多少回应,能否影响美国政治和法律的走向,以及有多少基督徒真的会加入到“公民不合作”行列当中,值得人们拭目以待。

 

参考:马丁路德.金, 他的信心是根据圣经的吗?(陈鸽)http://larrypan.blog.sohu.com/152173606.html

勿陷入一场敌我混淆的“文化争战”中!(陈鸽回王永信的公开信)

 

后注:提摩太 . 凯乐(Tim Keller)也是【曼哈顿宣言】签署者之一。凯乐既如此看重文化更新,他对此宣言的认同也不足为怪。参:陈鸽评:提摩太 . 凯乐(Tim Keller)迎合时代的【教会弄潮者】 

陈鸽论达秘弟兄(John N Darby)

一网友说:达秘弟兄也算一个(忠心的仆人)吧,最重要他废除了教会的牧师制度,使教会不再有平信徒和牧师之分,废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除了尼歌拉一党人的教训。

陈鸽回复:达秘弟兄(John Nelson Darby)是“时代论”(Dispensationalism)的创始人,起初是英国弟兄会(Plymouth Brethen)后来又成为“封闭弟兄会”(Exclusive Brethren)的主要领导者,他极其反对牧师制度,并且对倪柝声弟兄的影响深远。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Nelson_Darby

陈鸽对达秘评论:

1、 时代论(将神对待世人的方式分成七个不同的时代),虽不是异端,但(我以为)牵强附会,没有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参:提后2:15)。

2、 “牧师制度”是相对问题,虽然我个人不接受“按牧”,但也不反对别人合乎圣经的“按牧”(提前3;多1)。把牧师制度比作“尼哥拉一党人的教训”,是把相对的绝对化了,即化友为敌了,难怪会形成“封闭弟兄会”。

3、 主耶稣说:“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做,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太 5:19)圣经里“忠心”的标准,是我们如何教导并遵行神的话语。从这个角度来衡量,我以为达秘弟兄在天国未必要称为“大”。

4、 然而,人只能看局部、看外表(我们的判断不一定完全),只有主的评断才是公正的。(林前4:1-5)

5、 我们效法的榜样(our Role Model/ Hero / Example)太重要了,因为我们若选择了次好的榜样,我们就达不到最好的光景。犹大的好王都效法了大卫的好榜样(亚撒,王上15:11;希西家,王下18:3;约西亚,代下34:2);马马虎虎的王,都效法了他们马马虎虎的父亲;坏王也都效法了坏榜样。

6、 谁是你的榜样?你的标杆?你的“属灵英雄”?让我们选择最好的榜样,最高的标杆,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主耶稣(来12:1-2)。

参考:谁是你属灵的榜样?(陈鸽)

                  司布真论:达秘弟兄会(陈鸽翻译)

戴绍曾与滕近辉的“双轨道路”(陈鸽)2009-07-20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戴绍曾与滕近辉的“双轨道路”(陈鸽)2009-07-20 - 陈鸽 - 陈鸽的博客
 以下陈鸽回复《生命季刊》(2005年10月)在香港举办的“家庭教会同工会”的报告:

(原文是英文,我译回中文,并加上自己的“笔者按”。)2008-4-21

亲爱的峙军与儆聆, (2005-11-30)

我们读了你们的报告,得知你们其中两位主要讲员是滕近辉与戴绍曾。关于滕牧师,我再次附上2003年芝加哥大会前写给你们的信(参:陈鸽对季刊早年的劝戒:书信留底 http://larryltpan.blog.sohu.com/82733891.html)。滕对三自的支持至今没有改变,也没有悔改(曾约安长老近期的“回音”通讯证实了这一点)。

至于戴绍曾,1997年我与他有一次“交锋”(按:戴牧师到加州 Simi Valley 我父母当时所在的教会讲道,刚好我从中国回美探亲,很高兴第一次遇上他,就将我所传讲的有关“三自立场”的磁带借给戴牧师回家听,他听后很不以为然。)他对我说:三自“教会”中也有“忠心”的牧师。哪儿有草吃,羊就往哪儿跑。所以,三自会中才有这么多的人。

我回答:“恕我不能苟同。”(按:我还说,三自会中有妥协的牧者,也有不明真相的信徒,但绝没有忠心的牧者。)他说:“年轻人,从你的高位上下来吧。你需要悔改!”我回答:“戴牧师,我尊重您,然而,需要悔改的不是我,而是您。”戴牧师显然很不高兴(按:并说:“见主面时就知道了!”我回答:“阿门!”)我们的交通就此结束。

这两位(按:滕牧师与戴牧师)虽然都是我们主内的弟兄,但我知道他们走的却是双轨的路线,即:他们又支持家庭教会,又支持部分的三自会。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们要邀请他们主讲呢?这些妥协的海外牧者,怎能带领不妥协的中国家庭教会呢?既然你们高举十字架,为什么还要让妥协者主领聚会呢?这是与十架的信息不相附合的!

亲爱的峙军与儆聆,虽我们直言不讳,但相信我们是出于爱心,也是为了他的国度。如果你们有不同的意见,请解释并继续保持联络。

在基督里,陈鸽与迦南

(按:儆聆立刻回电道歉,说他们没邀请滕近辉主讲,而是他主动要讲的,并只讲了二十分钟,下次就不会让他了。然而,2007 的中国福音大会,他们再次邀请滕牧师主领圣餐,表明了事实的真相。)

 

参考:

教会立场:黑白灰(一)陈鸽

教会立场:黑白灰(二)(陈鸽)2008-4-25

教会立场:黑白灰(三)(陈鸽)2008-4-25

教会立场:黑白灰(四)陈鸽 2008-5-7

陈鸽:如何对待主内妥协的弟兄?( 滕近辉  葛培理  三自会  生命团契

司布真论:达秘弟兄会(陈鸽翻译)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司布真论:达秘弟兄会(陈鸽翻译) - 陈鸽 - 陈鸽的博客
 “普利茅斯弟兄会(即:达秘的封闭弟兄会)对道德原则是完全麻木不仁的。真的,我不知道任何一个宗派如此丧心病狂。在我所认识的所有的宗教派系当中,它是最自私自利的一个!它是完全自我封闭的!

它不承认其它任何宗派是基督的教会,不论英国圣公会,或非国教的新教派,它一概都不承认。达秘在公开的文字上与私人的信件中反复说明:唯有属于他一会的人,才组成伦敦市的真正教会。

没人见过一个达秘的粉丝,参加我们的圣经班、宣教聚会、或其它福音团契。不论别人信仰多么纯正、正统,多么敬虔、爱主,弟兄会还是基本上视他们为非正统的旁门左道,并且在教会管理上出了差错,所以,他们相信,与别人在事工上同负一轭是有罪的。

这种执着的信念,自然导致了他们属灵的骄傲。他们相信在所有的宗派群体中,唯有他们获得了真理的知识。所以,他们很顺理成章,居高临下,可怜其它的基督教派。不但如此,他们自己的一些成员承认,他们甚至鄙视别人。

这种优越感,自然导致了他们的骄傲自负、唯我独尊,以致与他们意见相左的人,往往很受不了。这种心态,在达秘的身上,更是一览无遗:他呈现出一副绝对无误的样子。

基本上,达秘先生是新教里的、一个彻头彻尾的教皇。他永远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当有人挑战他神学的正确性时,他也自然置若罔闻、拒绝争辩。是的,这也是很合情合理的。”(司布真)

 

原文如下: Charles Spurgeon on Darby Brethrenism

"Plymouth Brethren (referring to the Closed Brethren of Darby) have no feeling wherever their principles are concerned. I know indeed of no sect or denomination so utterly devoid of kindness of heart. It is the most selfish religious system with which I am acquainted. It is entirely wrapped up in itself.

It recognizes no other denomination, whether the Church of England, or either of the Nonconformist denominations, as a church of Christ. Mr. Darby has again and again said in print, as well as written in private, that those who belong to his party in the metropolis, constitute the only church of Christ in London. . . .

No one ever saw a Darbyite at any of our Bible, or Missionary, or other Evangelical Society meetings. The Brethren look upon all other denominations, however evangelical in sentiment, and however high their standard of personal religion, as so largely infected with error in doctrine, as well as wrong in relation to church government, that they believe it would be sinful to associate with them for the promotion of religious ends. And this conviction, which is never absent from their minds, naturally has the effect of puffing them up with spiritual pride. Believing that they alone of all religious bodies have attained to the knowledge of the truth, it could hardly be otherwise than that they should look down on every other Christian sect with supreme pity, mingled, even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of some of their own number, with contempt. . . .

With this feeling is naturally associated an amount of arrogance in the assertion of their own views, which those who differ from them often find to be unbearable. And in this respect their leader, Mr. Darby, sets them an example.

In his case it assumes the form of infallibility.

Mr. Darby is, to all intents and purposes a thorough Pope, though under a Protestant name. He will never admit that he is in error; and therefore very naturally declines to argue with those who controvert the soundness of his views. How, indeed, could it be otherwise?"

 

资料来源:Charles Spurgeon on Darby Brethrenism http://www.thebereans.net/forum2/showthread.php?t=51887

参考:陈鸽论达秘弟兄(John N Darby)

 


达秘对倪柝声的影响:(互动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E5%80%AA%E6%9F%9D%E5%A3%B0

“倪柝声阅读了多达3000本基督教历代著作。其中对倪柝声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有两个源头:

弟兄会
一个是英国弟兄会,或与弟兄运动(Brethren Movement)有关的,以达秘(John Nelson Darby) 和慕勒(G. Muller)为代表(注),以及马金多(C. H. Mackintosh)、卡亭(G. Cutting)、开雷(W. Kelly)等。弟兄会的影响主要是在教会和解经、预言(特别是郭维德(Robert Govett)、潘汤(D. M.Panton)和彭伯(G.H.Pember))这些方面。

内里生命派
另一个就是内里生命派,诸如:盖恩夫人(Madame Jeanne Guyon)、宾路易师母(Mrs.Jessie Penn-Lewis)、慕安德烈(Andrew Murry)、史百克(T.Austin Sparks)等。1939年,倪柝声曾去伦敦访问史百克(T.Austin Sparks)。内里生命派的影响是在生命、基督、圣灵、人的三部分(灵、魂、体)、主观的十字架和属灵争战这些方面。”

 

注:达秘(J N Darby)与穆勒(G Muller),分别代表封闭与开放弟兄会,两者分道扬镳,互不相干。(资料来源:英文维基百科:乔治穆勒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orge_M%C3%BCller


精英主义的福音策略正确吗?(陈鸽)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精英主义的福音策略正确吗?(陈鸽) - 陈鸽 - 陈鸽的博客
 圣经告诉我们:并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 3:22-23)。在神眼里,我们都是罪人。五十步笑百步,并没有分别。神爱世人,他一视同仁,他爱世上所有的罪人,他是公平的。但我们人却往往偏心,因我们是罪人,所以我们常常以外貌取人、重贵轻贫。作父母的,喜欢听话的乖宝;不喜欢淘气的孩子;作老师的,喜欢聪明的学生,不喜欢迟钝的学童;传道人也不例外,我们往往重视有钱、有知识、有文化的,却藐视那些贫穷、无知、弱小的。

 

今天不少传道人提倡精英主义福音路线,他们说:“传福音要从上流社会着手,先传给那些有知识、有文化、有地位、有影响力的社会精英分子,然后,再一步步传给那些社会底层的平民、老百姓。这样从上到下、从高层到低层的传福音策略(他们说)是最有果效的。”

甚至有个牧师说:“全世界最优秀的传道人都留在西方、美国、英国和最先进国家;那些到穷乡僻壤去传道的,都是次品。”还有个著名的大牧师说:“神用笨人传道给笨人,聪明人传道给聪明人。” 请问,这样的讲法对不对?

 

大错特错!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主耶稣一定很笨,因他没有到罗马的贵族当中去传道,他也没有到耶路撒冷犹太的高级知识分子当中去选召门徒。相反的,他从偏远的加利利省,从穷乡僻壤,选召了一群无知的小民和渔夫(徒 4:13)。没错,后来他也选召了一个迦玛列门下的保罗(徒 22:3),一个学识渊博的奇才,但这是例外,不是常规。他的常规是平民路线,不是精英主义。

没错,神差遣保罗先到城市里去传福音,然而,这不是因为城市人更高级,乃是神主权的救恩次序,“……先是犹太人,後是希利尼人”(罗 1:16,;2:9-10)。所以,他差派保罗先到各地犹太人的会堂里去传福音,然后再传福音给外邦人,“因为神不偏待人”(罗 2:11)。“……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後是希利尼人。 ”(罗 1:16)

保罗对哥林多教会说:“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著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林前 1:26-29)

不仅 2000 年前如此,今天在中国,圣灵也照样先从社会底层,从农村、民工、穷人当中开始动工,然后,再一步步的复兴到城市里。神的作为奇妙,他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赛 55:8-9),免得有人夸口他的谋略高明(赛 28:29)。

 

参考:谁能得到属天的智慧与光照呢?(陈鸽)

陈鸽评:提摩太 . 凯乐(Tim Keller)迎合时代的【教会弄潮者】

属灵争战:不宜用属世的方法(陈鸽)

“我已妥协犯罪,我还有指望吗?”(陈鸽)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我已妥协犯罪,我还有指望吗?”(陈鸽) - 陈鸽 - 陈鸽的博客

 一博友来信:陈牧师您好;您为主辛苦了,我看到您的讲道视频不到一年半时间。使我得到非常大的供应,顺着您释放的真理行,又认了我一生中所犯的不合乎真理的罪;圣灵渐渐显明,又印证圣经,您所讲的正确合乎父神的旨意。按神的旨意圣民的儿女不能与外邦俗民的儿女结亲,现今该怎么办呢……?


陈鸽回复:大卫一生所犯的最严重的两个罪,也许一是他与拔示巴的奸淫又借刀杀了她的丈夫乌利亚(撒下11),二是他在傲慢中数点了以色列的百姓(撒下24)。为这两个大罪,大卫深深地痛悔,同时也遭到神严厉的管教(来12:6)。然而,你可知道大卫一生中最大的两个祝福是什么吗?

我想可能,一是得着一个智慧之子所罗门(代上28:5),二是得着神建殿的蓝图(代上28:11-19)。大卫有意为耶和华建造圣殿,神拒绝了他,然而,却应许兴起所罗门接替他,成全他的心愿。

大卫有许多儿子,有公主生的、贵族生的、个个根红苗正。为什么神要拣选拔示巴(一个淫妇)生的所罗门继承大卫呢?为什么神不挑一个背景更好一点、历史更清白一点的呢?记得,大卫与拔示巴生的第一个儿子,不是被神击打死了吗(撒下 12:14)?为什么神还要拣选所罗门作王呢(撒下 12:24-25)?

因为,那第一个儿子是奸淫的产物,而所罗门却是悔改的果子。神取了那第一个儿子的命,显明了他的公义与管教;神却拣选所罗门作王,显明了他的怜悯与恩慈。正如一首诗歌所唱:“……你总是向悔改的人,网开一面,接纳我们来到你施恩的宝座前。你是赎罪的羔羊,天天背负我们的重担,我们的心怎能……怎能不受感!长途跋涉不会疲倦,心中充满你的真平安,恨不得走到天的尽头把你的救恩广传。”


神不但拣选了所罗门,更吩咐他完成大卫的心愿,建造耶和华的圣殿。你可知在什么地方吗?

就在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上(撒下 24:16-25)。为什么在这里呢?因为这里,这就是大卫在骄傲中数点百姓之后,忧伤、痛悔、认罪、筑坛、献祭的地方。这预表了基督十字架上的挽回祭。就在这里,神的忿怒平息了,神的瘟疫停止了,神的救赎成功了,神的怜悯临到了!所以,神拣选在这里建造他的圣殿,借着基督十架的血,罪人就可以亲近圣洁的上帝,得蒙他丰盛的怜悯与赦免!感谢赞美主的恩典!


来 4:16 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

与不信者恋爱?吃血?练瑜伽?(陈鸽)

 一弟兄说:“陈鸽弟兄,有个问题请教你,我们都知道,基督徒不能和外邦人结婚,但可不可以和外邦人谈恋爱?还是说要等她信主之后才可以和她谈恋爱?”

 陈鸽回复:

追求圣洁(来12:14)不是尽量靠近罪却不陷入其中,乃是远避一切的试探。

 帖前 5:22 各样的恶事要禁戒不做。

 (KJV)  Abstain from all appearance of evil.

 提后 2:22 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

 帖前 4:3 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

 林前 6:18 你们要逃避淫行……。

 林前10:12  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

 

另一位:“请问动物的血到底是否可吃?另外关于基督徒练瑜伽,如果说没有拜偶像的意念是否可以作为强身健体的方法?因为从周围许多事例看确实效果非常好。”(以上问题是我竭力想劝阻周围朋友的,但无奈能力水平有限。故想请教。)

陈鸽回复:

的确,旧约律法之下,禁止吃血(创 9:4;利3:17;7:26-27;17:10-14;申 12:16,23-27)。

然而,新约恩典之下,我们是自由的(西 2:16;可 7:15;来 9:10-12;罗 14:1-6;加 5:1)。

既然如此,为什么在耶路撒冷,第一次教会大会上,禁止吃血呢?(徒 15:19-20)

因为不吃血,不是得救的条件(弗 2:8-9),乃是为了爱弟兄,甘心的自我约束。虽我们在基督里是自由的(加 5:1,13),但为了不绊倒软弱的肢体,我们自愿放弃吃喝的权利,为要荣耀神、造就人(林前 10:31-33)。

我们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律法主义(加 2:4-5;2:16,21),二是纵欲主义(加 5:13)。我们当不偏左右,活在恩典下(罗 6:14-15),自由中(加 5:1),为了爱(加5:13),靠着圣灵(5:16-13),结满圣灵果子。“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加 5:23)

结论:故此,我不吃血,也不喝酒,也不作任何叫人忧愁或绊倒的事(罗 14:15,21),这当然也包括练瑜伽术,因其源头与拜偶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们不作这些事,不是因外面律法(条条框框)的强制,乃是因里面圣灵的感动、主爱的激励。因此,我们甘心的奉献,自愿的舍己,放弃个人的权益,为要荣神益人(罗12:1-2;林前10:31-33)。

 

参考经文:

罗 14:14 我凭著主耶稣确知深信,凡物本来没有不洁净的;惟独人以为不洁净的,在他就不洁净了。15 你若因食物叫弟兄忧愁,就不是按著爱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经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16 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毁谤……; 20 不可因食物毁坏神的工程。凡物固然洁净,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21 无论是吃肉,是喝酒,是什麽别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做才好。22 你有信心,就当在神面前守著。人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责,就有福了。23 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为他吃不是出於信心。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

加 5:1 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

加 5:13 弟兄们,你们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14 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林前 10:31  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麽,都要为荣耀神而行。32 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神的教会,你们都不要使他跌倒;33 就好像我凡事都叫众人喜欢,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众人的益处,叫他们得救。

西 2:16 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17 这些原是後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

可 7:15 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

来 9:10 这些事(指旧约的帐幕与祭司),连那饮食和诸般洗濯的规矩,都不过是属肉体的条例,命定到振兴的时候为止。11 但现在基督已经来到,作了将来美事的大祭司,经过那更大更全备的帐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是属乎这世界的;12 并且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成了永远赎罪的事。

罗 14:1 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但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2 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软弱的,只吃蔬菜。3 吃的人不可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论断吃的人;因为神已经收纳他了。4 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为主能使他站住。5 有人看这日比那日强;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样。只是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6 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因他感谢神;不吃的人是为主不吃的,也感谢神。

徒 15:19「所以据我的意见,不可难为那归服神的外邦人;20 只要写信,吩咐他们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21 因为从古以来,摩西的书在各城有人传讲,每逢安息日,在会堂里诵读。」 

钟马田(Martyn Lloyd-Jones) 妥协潮流中分别为圣的忠良(陈鸽)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钟马田(Martyn Lloyd Jones)妥协浪潮中分别为圣的忠良(陈鸽) - 陈鸽 - 陈鸽的博客
来 13:7 “从前引导你们、传神之道给你们的人,你们要想念他们,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
 
英国的钟马田(1899–1981)与中国的王明道(1900-1991)是同一时代的人。二人虽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但都像迦勒一样,同有一颗专一跟随主的心志(民 14:24)。

 

合一或分别?

英国的基督教,大致分为两大主流:一是从国教的【圣公会】(Anglican Church),二是独立的各宗派(Free churches)。这两方的信徒与牧者皆鱼龙混杂、真真假假、良莠不齐。其中属主的百姓,在20世纪中叶,很自然的,从各大宗派中团结到一起,组成了超宗派的【福音派联盟】(Evangelical Alliance)为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来 10:24)。表面看来,当时的宗教气氛,真是一团和气、欣欣向荣。似乎,福音派的势力正在英国渐渐抬头。(注1)

然而,1966年10月18日,在这大联盟的开幕式致辞中,钟马田(独立教会的应邀讲员)竟发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呼吁,导致了这大联盟的大砸锅。钟马田说:“持合一心态的人士,把团契置于教义真理之上,而我们福音派人士却要把教义真理置于团契之上……。”接着,钟马田(大致上)说,这样的联合运动,令到参与者左右为难,因【圣公会】不但容让而且提倡自由主义的异端,所以,他宣告:基督徒不该满足于成为这表面正统的大杂烩当中的保守派而已。不!我们不能同流合污,我们应该分别为圣。(注2)

一石激起千层浪!立时,大会主席,【圣公会】的斯托得(John Stott)站起来抵挡钟马田,说:“我希望,在这慷慨陈词之后,没有人冲动行事;我们要慎思明辨。我相信,历史反对钟马田医师的主张……圣经也反对他所说的。余民是在教会里,而不是教会外的。”(注2)

这两个大牧师针锋相对、杠上了!

当时,一位著名的神学家巴克(J I Packer)也坐在台下。他回家后,立刻接到一个在场姊妹的电话,不等巴克开口,她就迫不及待的说:“斯托得发疯了吗?”

第二天,另一位与会的弟兄对巴克说:“你知道吗?昨晚你的朋友钟马田神经错乱了!”(注3)

到底谁失常了呢?巴克处于取舍之间、进退两难。

 

三巨人的选择

这三个人:钟马田(Martyn Lloyd Jones)斯托得(John Stott)巴克(J I Packer)本都是主里的好友,也是近代英国教会中的三大神学泰斗、三位属灵巨人。然而,在1966的碰撞当中,巴克却选择与斯托得站在一边,共同反对钟马田。第二年(1967)他们开始了第一次【圣公会福音大会】National Evangelical Anglican Congress (NEAC),由巴克幕后策划,斯托得公开主持,并邀请了拉姆齐(Michael Ramsey:一个反福音派、亲天主教的、坎特伯雷大主教)主讲开幕式,以表明大会的宽大性和包容性。他们旗帜鲜明,坚决不从混合的宗派中出来,反要在其中进行改革与斗争。这是斯托得与巴克共同的教会立场,恰恰与钟马田的背道而驰。于是,这三个朋友各奔东西了;英国福音派也一分为二了。大多善男信女都选择跟从斯托得与巴克,留守在混合的【圣公会】中作内部斗争,只有部分听从了钟马田的呼吁分别出来,组成了另一个独立的福音教会团契(约2000会点,但仍是少数)。

在这场历史性的大分裂中,到底谁是谁非?谁胜谁败?

表面看来,斯托得与巴克占了绝对的优势。不论世界舆论或教会学者,大多支持他们的“混合派”立场,反对钟马田的“分别派”观点。他们指责钟马田:“疯狂、狭窄、偏激、小题大做、制造分裂、给教会带来后患无穷。”更为他惋惜:“哀哉!这样一个属灵伟人,竟然卷入一场无谓的纷争当中。”渐渐,钟马田成了旷野的呼声,越来越被众人排挤、孤立,远离了福音派的主流。尽管如此,钟马田仍持守窄路,忠贞不渝,直到1981年安息主怀,享年82岁。如今,他可以与保罗一同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从此以後,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 (提后 4:7-8)

 

三巨人与葛培理(Billy Graham)

斯托得(1921-2011)较为年轻。1954年,当葛培理(注7)来伦敦布道时,二人头次见面。除了钟马田之外,其它所有的教会都接待他,尤其斯托得,更是毫无保留的大力支持葛培理。从此,二人建立了一生深厚的友谊。斯托得的声誉也青云直上。2005年,时代杂志(Time Magazine)将他列为全世界10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注4)

钟马田似乎错失良机、偏离主流了!但1963年,葛培理亲自登门拜访他,并邀请他主领全球福音大会。钟马田说:“我和他谈合作条件:如果他肯停止让自由派与天主教一同在讲台上赞助他,并停止布道会的圣坛呼召,我就愿全心全意支持他,并且主领大会。我们谈了三个钟头之久,但他没接受我提的条件。”(注7)钟马田与葛培理就彻底分道扬镳了。

至于巴克(JI Packer),他的混合道路也似乎一帆风顺,直到 2002年【圣公会】加拿大分会表决通过祝福同性恋婚姻时,巴克才迫不得已离开,到了2008他又加入了另一个较保守的宗派,但因巴克违背了【圣公会】的政策与教训,加拿大主教(Michael Ingham)反过来把巴克撤职了(注9)。我们不禁要问巴克,为什么要在大杂烩中浪费一生光阴,最后又不欢而散呢?尽管如此,巴克的声誉仍然不减。时代杂志把他与葛培理(Billy Graham)并列在全美25 位最有影响力的福音派人士当中,并称他为新教徒中“如所罗门一般精通教义的人”( “a doctrinal Solomon” )。

 

道路混合:导致信仰妥协

本来,这三个属灵巨人都有同一目标、同一心志。他们都想看见福音兴旺、教会合一,然而,他们采取的方法却截然不同。巴克与斯托得选择了【混合道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钟马田却选择【分别为圣】(林后 6:14-18)。结果:混合派似乎得逞了,斯托得与巴克,跟着大布道家葛培理(注7),在这条宽路上,确实左右逢源、春风满面、无往不利。然而,他们在在信仰上,却不得不作出一些妥协。

让我列举几个例子:

斯托得,1988年在与 David Edwards(一位知名自由派【圣公会】教徒)对话当中,突破了基要信仰的底线。虽 D. Edwards 否定人性的堕落、救恩的必要、基督的复活、与童女生子、等等基本的信仰,但斯托得却说:他很欣赏 D. Edwards “真诚的信仰宣告”(‘sincere Christian profession’)。他又说:像 D. Edwards 这样的人“不失去被称为基督徒的权力”(‘forfeit the right to be called Christians’)(注4)。显然,斯托得公然否定了合乎圣经的基督徒信仰。

再举一例,斯托得公开接受【死后灭绝论】(annihilationism):即不信者的审判,不是地狱的永火与痛苦,乃是完全的消灭净尽(注8)。虽然他不是十分确定这个观点,但却坚持这是可以包容的福音派立场。然而,圣经显然教导【地狱的永刑】(但 12:2;太 3:12;25:41,46;帖后1:9;启 14:10-11,20:10;路 16:24)。哀哉!斯托得(这教义的权威)竟然不持定这最基本的教义(来 6:1-2)。

至于巴克,他信仰的妥协也令人震惊。例如,他推荐 Peter Kreeft 所写、提倡普救论的【普世圣战】一书。这书上说,回教徒与基督徒信奉的是同一位神(30-31页);天主教与新教徒也相信同一个福音(35-36页);不论孔子、释迦摩尼、默罕默德、苏格拉底都在同一条属灵的道路上追求,各有各的亮光,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都会进入天堂(6章)。因此,Peter Kreeft 呼吁福音派与天主教、道教、犹太教、东方宗教和所有宗教联合,共同联合对抗社会上的邪恶。

本来,这样的书,根本不屑一顾,我们不会在意,但神学泰斗巴克(JI Packer)竟然公然推荐,说:“这本生动的小册子,开启了一个意义深远的主题……不论天主教徒、基督教徒或东正教徒,都需要好好思量,更应该一起讨论作者(Peter Kreeft)所看见的异象。或许他说的没有错!?”(注5)真令人惊叹!这位如所罗门一般的“神学家”,竟然没有基本分辨的智慧(来 5:14)! 

还有,1994年,巴克与40位知名的宗教领袖,联名签署了一个叫【福音派与天主教联合】的合约(Evangelicals and Catholics Together)强调双方在【使徒信经】上的共识,都是“本乎恩,因着信,并借着基督”。然而,很明显的,合约上省略了“唯独”(Sola):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基督。其实,这“唯独”是罗马天主教、天特会议(Council of Trent)所咒诅的,也是基督教必坚持的,因为废掉了这“唯独”(约14:6;徒4:12;提前2:5-6),福音就更改了(加1:6-9),基督教就与天主教无异了。然而,巴克(这位伟大的神学家)竟然无视基督福音的唯独性、绝对性、排他性,贸然地签名与天主教合并了。这岂不是为了合一而出卖真理吗?(注6)

 

成功或忠心?

我们有美好的动机,很好,但不够,还要加上忠于圣经的方法。虽然巴克与斯托得都有美好的心愿(盼望教会的复兴与合一),然而他们所选择的混合路线,却违背了圣经、也妥协了真道(林后6:14-18),更导致了他们个人信仰的妥协,还绊倒了许多随从他们的人。虽然在人眼里,他们成功了、得志了、兴旺了,但在神眼中,他们却要抱愧蒙羞(林前3:15)。相反的,钟马田持守圣经【分别为圣】的原则(约二 7-11),坚决不与妥协者“同负一轭”(林后6:14)。虽然他遭到一时的排挤与挫败,但最终必得蒙主的悦纳与称赞(太25:21,23;提后4:7-8)。

弟兄姊妹,在神与人的眼中,成功的标准很不一样。人看重的是群众的支持与拥戴(popularity);神看重的却是工人里面的忠心(faithfulness)。主耶稣说:“所以,无论何人(就算备受众人尊重的大牧师、大学者、大教授、大神学家、大布道家)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妥协了信仰),又教训人这样做,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就算一个默默无闻的传道者、小人物)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太 5:19)这是我们见主面时的两大惊讶:一、在后的,将要在前;二、在前的,将要在后(路13:30)。不是那些人眼中的成功者,乃是神面前的忠心者,才名列前茅。“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 4:2)。虽斯托得与巴克得着了世上的成功与美名,但却妥协了真道,也失去了忠心。反之,钟马田,虽失去了世人的赞助与拥戴,却在主面前赤胆忠心。他不愧为一位“妥协潮流中分别为圣的忠良”。

弟兄姊妹,让我们凡事都回归圣经、忠于圣经:不仅动机要纯正,方法也要正确(撒下 6:5-8;利10:1-3)。神的原则不是混合路线,乃是分别为圣。

约二 1:7 因为世上有许多迷惑人的出来,他们不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这就是那迷惑人、敌基督的。8 你们要小心,不要失去你们所做的工,乃要得著满足的赏赐。9 凡越过基督的教训、不常守著的,就没有神;常守这教训的,就有父又有子。10 若有人到你们那里,不是传这教训,不要接他到家里,也不要问他的安;11 因为问他安的,就在他的恶行上有分。

林后 6:14 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麽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麽相通呢?15 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别名)有什麽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麽相干呢?16 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麽相同呢?因为我们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说: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17 又说: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

 

 注1:MARTYN LLOYD-JONES  钟马田 http://www.tlogical.net/bioMLJ.htm

注2:重温:四十年来:福音派的分歧 Forty Years On: An Evangelical Divide Revisited – Church (By Andrew Grills)

注2:斯托得传:中央大厅的一幕:http://www.chskh.com/book/sj/about_786.html

注3:神圣的反感 A Holy Nuisance http://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03/january/23.5.html

注4:世上最有影响力人物的生平与思想The lives and ideas of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http://content.time.com/time/specials/packages/article/0,28804,1972656_1972717_1974108,00.html

注5:联合圣战:Ecumenical Jihad by Peter Kreeft

http://www.svchapel.org/resources/book-reviews/12-doctrine-and-theology/279-ecumenical-jihad-by-peter-kreeft

注6: 福音派与天主教合一 http://en.wikipedia.org/wiki/Evangelicals_and_Catholics_Together

注7:一个妥协派的标本:葛培理”(陈鸽)

注8:斯托得的争议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Stott#Controversy

注9:巴克从加拿大【圣公会】被撤职  J. I. Packer to Be Suspended from the Anglican Church of Canadan 2008 http://www.thegospelcoalition.org/blogs/justintaylor/2008/03/11/j-i-packer-to-be-suspended-from/

参考:“论以滕近辉牧师为代表的双轨路线” 陈鸽致《生命季刊》(2006-7-17)

 陈鸽:如何对待主内妥协的弟兄?

唐崇荣牧师:香港办事处问题(陈鸽)

有人问:陈牧师你好,最近看到唐牧师香港办事处的问题,想知道该如何正确的看待这个问题。唐牧师是否有高举个人的嫌疑?

陈鸽答:唐牧师看好某个年轻人(刘崇佑),是他的心愿,也是个人权力,又不是犯罪。为何兴起如此风波,联名写公开信,还退出布道团?

这样做,不但抹黑了唐牧师,也暴露了自己,更羞辱了主名。求主怜悯,赐华人教会领袖更宽广的心胸、国度的胸怀、以神的荣耀为念。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

也求主保守刘弟兄,谦谦卑卑,不负所托,不辱主名。“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前 4:12)愿更多的年轻人兴起,成为神家的栋梁之才。 

 

腓 1:15 有的传基督是出於嫉妒分争,也有的是出於好意。16 这一等是出於爱心,知道我是为辩明福音设立的;17 那一等传基督是出於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18 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

哪些传道人能听?哪些不能听?(陈鸽)

近来,我收到博友们一连串的问题:

1、陈牧师如何看撒督孙大索……?

2、BBN广播我觉得不错,另外还有就是李秀全牧师的陈弟兄怎么看?

3、啊,对了!还有怀特菲!最接近卫斯理的加尔文主义者!

4、David Wilkerson, Keith Daniel,Carter Conlon, Jim Cymbala, Albert martin 能稍微介绍这几个人吗?

5、请问如何看待余慈度?还有吴勇?

陈鸽答:

网络的方便带来了知识的暴增,同时也导致了属灵的危机:就是分散了信徒的心思。

现代的信徒,不再专注于圣经,乃四处地听道;不再下功夫祷告,乃拼命地寻找心灵鸡汤;不再寻求耶和华的面,乃读更多的参考书。请不要误会,不是说听道或读属灵书籍不好;乃是说:不要本末倒置、主次颠倒了。

圣经说:“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诗 1:2)。

主对约书亚说:“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总要昼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 ”(书 1:8)

再好的传道人或神学家,都不能取代神的道本身。我们有了神的道的基础,才有分辨是非的标准。如果还没熟读神的话,就急于听传道人或神学家的话,就会导致【先入为主】的错误。所以,我劝学道者,先在圣经上打好深厚的根基,在膝盖上下功夫,专心寻求主的面,然后,你就能一步步分辨好歹了。

腓 1:9-10 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或作:喜爱那美好的事)……(参考:牧者的祷告 http://www.sermonaudio.com/sermoninfo.asp?SID=33152185010

来 5:13-14 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雅各 1:5 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主就必赐给他。

拉 7:10 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

 

参考:何必舍最好而求其次呢?(陈鸽论:大卫鲍森)

          在“开放”的中国听主的声音(陈鸽)

          圣经的平衡:不偏左右(陈鸽)

揭发「欧洲动力双月刊」:毁谤传道人的刊物!(陈鸽)2010-02-18

陈远明发表的“欧洲动力双月刊”第27期中,有一文论「牧渣潘氏(陈鸽)」写道:

“潘氏(陈鸽)于2008年在长春家庭教会培训发飚,结果被「请」离开当地。国内家庭教会(非三自教会)驱逐国外来的讲员,新鲜!够资格上金氏记录。或许本刊可以举行一个「基督教传道人扯淡擂台」,全球扯淡擂台霸主当属众望所归的不二人选唐家骗子阿荣(唐崇荣),五十年来的扯淡无任何传道人可出其右;北美区擂台主则当推傲视群雄的潘氏(陈鸽)………一个牧者若是狂妄到一个地步,不但目中无圣经,并且目中无人;最后被长春家庭教会驱逐,这是国外传道人的奇耻大辱,潘氏(陈鸽)为人处事犹如疯狗乱咬,成了华人传道人中的渣滓。”

 

陈鸽回复:

事实真相是:自2002七月,直到如今(2010)我从未踏足中国。既然陈远明可以无中生有,造谣毁谤我,当然也可以同样地对待他人。   

                            

欢迎收视《陈鸽讲道》:http://www.sermonaudio.com/search.asp?SpeakerOnly=true&currSection=sermonsspeaker&Keyword=Larry^Pan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揭发「欧洲动力双月刊」:毁谤传道人的刊物!(陈鸽)2010-02-18 - 陈鸽 - 陈鸽的博客

谦顺   05月13日 22:12   回复  

陈远明长老对此回复:
  这个消息(陈鸽被家庭教会赶走)是从吉林来的,就是我七月份要去的教会,消息来源应该不会假,他们不知道陈鸽和我的事情,也不至于骗我。另外,陈鸽很可能找不到动力神学上的错误、开始扯神学之外的事,而且在二个月之后(27期是在20/12/2009发行)。我不想跟著他起舞,由他吧。陈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揭发「欧洲动力双月刊」:毁谤传道人的刊物!(陈鸽)2010-02-18 - 陈鸽 - 陈鸽的博客

陈鸽讲坛    05月14日 10:43   回复

1、到底是谁开始“扯神学之外的事”?
2、请找吉林的当事人出来作见证。
3、自己诬蔑别人,还“不想跟着他起舞”,这岂不是强盗逻辑?

多 3:9-11 要远避无知的辩论和家谱的空谈,以及分争,并因律法而起的争竞,因为这都是虚妄无益的。分门结党的人,警戒过一两次,就要弃绝他。因为知道这等人已经背道,犯了罪,自己明知不是,还是去做。

罗 16:17-18 弟兄们,那些离间你们、叫你们跌倒、背乎所学之道的人,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因为这样的人不服事我们的主基督,只服事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语诱\惑那些老实人的心。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揭发「欧洲动力双月刊」:毁谤传道人的刊物!(陈鸽)2010-02-18 - 陈鸽 - 陈鸽的博客

燕南赵北张道宁   06月06日 03:50   回复

陈牧师,陈远明这类人现在应该很多,不足为怪。如果真是一个有足够良知的圣徒,怎能道听途说(乃至无中生有)地毁谤兄弟呢!愿神赐兄力量,激浊扬清!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揭发「欧洲动力双月刊」:毁谤传道人的刊物!(陈鸽)2010-02-18 - 陈鸽 - 陈鸽的博客

谦顺  07月27日 09:18   回复 

陈鸽啊,请不要撒谎,撒谎的是属魔鬼的。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揭发「欧洲动力双月刊」:毁谤传道人的刊物!(陈鸽)2010-02-18 - 陈鸽 - 陈鸽的博客

陈鸽讲坛  07月31日 22:42  回复

阿门!撒谎的是属魔鬼的!不是你,就是我啦!


参考:谨防巴特“新正统派”异端对教会的毒害!(陈鸽)2009-10-31

谨防巴特“新正统派”异端对教会的毒害!(陈鸽)2009-10-31

以下是陈鸽(潘牧师)与“欧洲动力双月刊”主编陈远明之间,论巴特的通信:
6/27/09 陈远明写:“潘牧师,谢谢回信。我讲的实在是巴特(Karl Barth)......若巴特是自由派的,实在是很令人惊讶的事情。”

2009/6/27 陈鸽答:巴特是“新正统派的鼻祖”,他们认为“超历史性的意义”比“历史性”更重要。所以,他们可以大讲复活,头头是道,心中却不信复活。可叹,如今巴特神学在许多高等神学院中,包括华人的,大行其道,很受欢迎。

6/ 27/ 2009,陈远明写:下面两点是结论,若是有一些实证,或是以他们讲的话作基础出发,就比较容易了解。 1、他们认为“超历史性的意义”比“历史性”更重要。 2、他们可以大讲复活,头头是道,心中却不信复活。这是一个很大的提问,今天大家都很忙,不一定要回答我。至少在我心里,会增加一些思考的空间。

 

2009/6/28 陈鸽答:陈长老,平安!鲍会园牧师在他写的「真理的准备」一书中有一章“新正统派神学的背景”,论到巴特思想的起源,值得一读。大略意思是:他生在一敬虔的基督教家庭,却接受了自由派的神学。所以,他传讲人类应当彼此相爱、协力合作来创造大同世界的“社会福音”。(当时,人类对世界前途乐观,加上政治稳定、科学发达、似乎“人间天堂”的盼望即将实现。)

但突然之间,191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自由派的“自信”遭到莫大的打击。如今人类发现自己不能彼此相爱,反而要自相残杀。巴特在德国所牧养的教会眼看也要瓦解。尽管巴特大有学识与口才,但他所传讲的“社会福音”不能给战乱与苦难中的会友带来安慰。他知道只有真正的福音,即圣经中所讲的基督,才能给百姓带来真正的盼望与安慰,但又因他自由派的神学背景,不相信圣经的历史性,所以不能诚实的去传那能够帮助人的福音。这令他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办。

这时,他想起祁克果的理论:信仰是主观、内在的经历,而不是客观的历史与信条。这个理论给走投无路的巴特带来一线生机,叫他“柳暗花明又一春”!他想:人类需要福音,信心不需要根据,如此就算圣经的记载有错误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福音是内在的事实,是主观的经历,是人类心灵与神的“相遇”。尽管圣经学者证明圣经的历史充满错误,但我们的信心可以不受影响!

如此,巴特在讲道与解经方面走上了一条新路:一方面他不接受圣经的权威,另一方面却仍要圣经中的福音。他一面接受圣经批判,一面传讲纯正福音。他可以用最合乎圣经的话语来解释主耶稣的教训与工作,而同时否认这些话语的历史可靠性。他甚至用这种方法解释了《罗马书》,使他垂死的教会,又再次“复兴”。(陈鸽)

 

2009\6\28 陈远明写:“潘牧师,今天是主日,你竟然花费时间在我的问题上,有些过意不去,却是真有得著。谢谢了。”

 

2009\10\26 陈鸽结论:

巴特的「新正统派神学」比「新派神学」(或自由派)更加迷惑人,因为「新派」是赤裸裸的不信派,例如三自会的创始人吴耀宗,他不信童女生子、不信道成肉身、不信基督复活、不信二次再来。不信他就坦白的说不信,毫无掩饰;但「新正统派」的丁光训,却可以披上“纯正信仰”的羊皮,他可以写一本《怎样读圣经》,同时又不信圣经。他可以大讲基督复活,却不信肉身复活。他可以满口“主啊!主啊”;同时又卖主卖友。所以,「新正统派」是比「新派」更狡猾、更诡诈、更可怕、更迷惑人的异端。 

然而,陈远明在2009年11月号(26期)中竟然写到:“潘氏(陈鸽)在讲道中也将巴特(Barth,Karl, 1886-1968)列在假师傅名单之中。潘氏可能还不了解彼得在这里(彼后2)讲的假师傅是指异端,如果有人将巴特列为异端,这个人自己就肯定是个异端了。”(参考:陈鸽讲道出丑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6827bd0100gd6i.html

不但如此,陈远明更打着巴特的旗帜和加尔文的招牌,批判唐崇荣牧师(注1),这实在颠倒了是非、混淆了真假。因此,我们当小心防备他所主编的“欧洲动力双月刊”,因经上记著说:“分门结党的人,警戒过一两次,就要弃绝他。因为知道这等人已经背道,犯了罪,自己明知不是,还是去做。”(多3:10-11)

 

参考:

注1:欧洲动力第24期:从《加尔文要义人论》 + 《巴特基督论》看:如何为唐崇荣垂死的《动力季刊》加油。

注2:潘霍华(朋霍费尔)是基督徒吗?(陈鸽)  其信仰也是新正统派的典型。

注3:范泰尔(改革宗神学家)对潘霍华的一点反思(陈鸽翻译)

注4:不要再潘霍华、巴特了 http://www.fundamentalbook.com/article167.html

为什么不服神主权的拣选呢?罪人的逻辑(陈鸽)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为什么不服神主权的拣选呢?罪人的逻辑(陈鸽) - 陈鸽 - 陈鸽的博客
为什么今天有人会反对上帝主权的预定与恩典和拣选呢?(我指的不是极端加尔文主义、听天由命的宿命论,而是圣经所教导的预定论,弗 1:3-6;罗 8:28-31。)这分明是圣经的教训,为什么还有人盲目的排斥、竭力地抵挡呢?(注)

 

因为我们在用罪人的逻辑,论断上帝的作为。

 

太 20:1-16「因为天国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做工,2 和工人讲定一天一钱银子,就打发他们进葡萄园去。3 约在巳初出去,看见市上还有闲站的人,4 就对他们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他们也进去了。5 约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这样行。6 约在酉初出去,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就问他们说:『你们为什麽整天在这里闲站呢?』7 他们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他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 8 到了晚上,园主对管事的说:『叫工人都来,给他们工钱,从後来的起,到先来的为止。9 约在酉初雇的人来了,各人得了一钱银子。10 及至那先雇的来了,他们以为必要多得;谁知也是各得一钱。11 他们得了,就埋怨家主说:12 『我们整天劳苦受热,那後来的只做了一小时,你竟叫他们和我们一样吗?』13 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说:『朋友,我不亏负你,你与我讲定的不是一钱银子吗?14 拿你的走吧!我给那後来的和给你一样,这是我愿意的。15 我的东西难道不可随我的意思用吗?因为我作好人,你就红了眼吗?』16 这样,那在後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後了。(有古卷加: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这是主耶稣所讲的、众所周知的“葡萄园工人的比喻”,英文有句成语“The Eleventh Hour”(第十一点钟)意思是最后一刻,就是从这个比喻来的。

我初读的时候,百思不解。我很同情那些“整天劳苦受热”的工人,我觉得他们的抗议很有道理。的确,他们付出的很多,得着的却很少。反之,那些“第十一点钟”赶上末班车的工人,凭什么得享如此大的恩惠?真是不公平!

但奇怪的是,家主反而责备早来的工人“眼红”!我实在想不通!

然而感谢主,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我从前的立场站错了:我站在“工人”的地位看问题,却没有从“家主”的角度来考虑。正如:蝙蝠看世界都颠倒了,其实它自己才反了。这就是罪人的逻辑:他自己站错了,还以为别人都错了。

 

这段经文中的“家主”是个“好人”(15),他满有慈爱怜悯。为了工人的益处,他不断地招募他们进入葡萄园做工,就算到了“第十一个钟头”,他还不厌其烦地呼召他们,不是因为他自己有什么缺乏,乃是为了顾念工人的需要,可见这家主是何等的慈悲良善,他更慷慨解囊,善待穷困的工人,将他们不配得的恩惠,丰富地赏赐他们。这也是家主的主权,他要恩待谁就恩待谁(15)。并且他也是公平的;他并没有亏负初来的工人(13)。总之,这家主是个大好人,他十全十美、无可指摘。

反之,这段经文中初来的“工人”,却问题一大堆。他们心中忿忿不平,口中充满怨言。他们抱怨家主“不公平,亏待人!”不但如此,他们更自以为义,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加劳苦功高,配得更高的待遇、更多的工价,其实这正表明了他们贪得无厌、没有知足之心。不但如此,他们更与别人攀比,当看别人比他们多得时,就眼红、嫉妒。总之,这些工人忘恩负义、一无是处;而家主却诚实良善、无可挑剔。

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些早来的工人还要埋怨家主呢?

既然家主如此好心,为什么工人还要指责他不公平呢?

这就是罪人的逻辑:他自己贪心自义,所以他反而看神为不公不义。因他自己站错了立场,所以他就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读这比喻时,往往会站在工人一边,为他们打抱不平,因我们自己是罪人,所以也同情罪人。岂不知在此同时,我们却没有体贴“神的意思”(太 16:23)?

太 16:23 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後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注:参考:改革宗:明确反对或爱里劝勉?(陈鸽)

圣经的平衡:不偏左右(陈鸽)

 

美国同性恋合法化的后果(陈鸽)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美国同性恋合法化的后果(陈鸽) - 陈鸽 - 陈鸽的博客
 2015年6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通过了全国同性婚姻法案。从此,50个州政府,没一个可以禁止同性婚姻。而且不可避免的下一步就是,反同性恋的讲道,即将被视为性别歧视与非法言论。等着瞧,美国传道人就要被关押起来了。不可思议的事就要在我们眼前发生了!

一位国内弟兄来信说:

“您好,X 牧师,最近美国通过同性恋婚姻法案引起来大陆很多弟兄姐妹的关注,虽然远在大洋彼岸,但我们仍然认为这不单单影响到美国的教会,即便在中国大陆,教会也颇受影响,因为中国大陆的同性恋者也很多,而且也有所谓的【同志基督徒团契】,并且在解经上搬出很多的根据(参:http://www.zanmeib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19),我想再过不了几年,中国也会步美国的后尘了,遂想到给您写封邮件,想听到您关于此问题的回应。”

陈鸽回复:

谢谢弟兄关切时局,也谢谢发来的亲同性恋者链接,我都读了。似乎那些悖逆之人定意要一意孤行,更不惜扭曲经文将同性恋合理化。看来,信徒的逼迫与恶人的嚣张是将来不可避免的趋势,正如(提后 3:12-13)所言:“……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只是作恶的和迷惑人的,必越久越恶,他欺哄人,也被人欺哄。”

同性恋当然是罪,不但如此,主耶稣更教导我们,思想意念上一丝一毫的不洁净也都是罪,也难免地狱之火(太 5:21-22;27-30)。

圣经所启示的神,是如此之圣洁,以致始祖仅一次犯罪(创 3),就导致了全人类的堕落。因此,人人必须悔改,信靠基督,才能得救(徒 20:21)。不论是同性恋者、其他罪人、或自义的法利赛人,个个都须要悔改(弗 5:5-7;加 5:19-22;林前 6:9-10),否则,都要灭亡(路 13:3,5)。

请注意,使徒保罗说:“不要自欺”,“不要被人虚浮的话欺哄”“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神的话斩钉截铁、反复强调,凡不悔改的罪人(包括同性恋者)都断不得进神的国!

因此,不可能有“同性恋的基督徒”,更不可能有“同志基督徒团契”或“同性恋者教会”。这些人都在自欺欺人!圣经明说,他们“必不能承受神的国”。

然而,同性恋者可能得救吗?当然可能。保罗对哥林多人说,“你们中间也有人从前是这样;但如今你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并藉著我们神的灵,已经洗净,成圣,称义了。”(林前6:11)不论我们过去罪孽多么深重,只要如今悔改,就可以得救。这是慈仁救主的呼召:“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 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神,因为神必广行赦免。 ”(赛 55:6-7)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作:审判世人;下同),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约 3:16-18)

 

参考经文:太 5:21 「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22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有古卷在凡字下加:无缘无故地)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27 「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28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他犯奸淫了。29 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30 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

弗 5:5  因为你们确实的知道,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有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国里都是无分的。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6 不要被人虚浮的话欺哄;因这些事,神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7 所以,你们不要与他们同夥。

加 5:19 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20  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分争、异端、21 嫉妒(有古卷加:凶杀二字)、醉酒、荒宴等类。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

林前6:9 你们岂不知不义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吗?不要自欺!无论是淫乱的、拜偶像的、奸淫的、作娈童的、亲男色的(homosexuals,即:同性恋者)、10偷窃的、贪婪的、醉酒的、辱骂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神的国。

赛 5:20  祸哉!那些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的人。 21 祸哉!那些自以为有智慧,自看为通达的人。

 

参考:杨腓利 (PhilipYancey) 一位接纳同性恋的“基督徒”作家。(陈鸽)

难道不能读杨腓力 (Philip Yancey)  写的书吗?(陈鸽)

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唯独基督或殊途同归?(陈鸽)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唯独基督或殊途同归?(陈鸽) - 陈鸽 - 陈鸽的博客
 德蕾莎修女(1910-1997)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虔诚的天主教徒。1929年,她到了印度加尔各答,开创了现今名扬四海的慈善机构“爱之宣教士” (Missionaries of Charity )。她救死扶伤,周济穷人。因此,获得了众人的好评,更赢得了1979诺贝尔和平奖。毋庸置疑,德蕾莎修女是现代历史中最知名的慈善家,更有「加尔各答的天使」的美誉。(注1)

一自称信奉改革宗的华人牧师来我们教会讲道时,夸赞德蕾莎修女说:“她祈祷时,合着双手,凝视上苍,何等地敬虔!”

世界大布道家葛培理(Billy Graham)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报纸、杂志、电视把我捧为圣人,但我不是,我不是德蕾莎修女……。”(注3)

神学家提摩太凯乐(Tim Keller)接受美国微软广播公司采访时说:“耶稣的生活象德蕾莎修女一样。”(注2)

著名的华理克(Rick Warren)牧师2010年八月自豪的宣布:他为时代杂志刚出版的一本关乎德蕾莎修女生平的新书写了序言。序言中,华理克他将德蕾莎修女手写的一句铭言框起来,挂在他的办公室里。华理克更赞赏德蕾莎修女是20世纪最伟大的布道家之一。(注12)

在华理克的“标杆人生”(125页)中,他更写到:“你在世上最大的影响力,不在乎你的财富或成就,乃在乎你如何对待他人。正如德蕾莎修女说的:“不是你所做的事,乃是你所施的爱,才是最重要的。”

 

在世人眼中,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几乎如天仙一般的充满慈爱;然而,当细究她的信仰时,你会大吃一惊的发现,原来她根本不认识基督。她是恩典的陌生人、福音的门外汉。

1984,德蕾莎修女对天主教神甫演讲中说:“马利亚……是我们的护卫者与母亲,她总是带我们到耶稣面前。”(注4)

但主耶稣却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 14:6)

在德蕾莎修女的书“灵里生活:沉思、默想、祈祷”中,她说:“……我们从不劝人归信基督教,反之,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向众人见证神同在的慈爱,不论是天主教徒,新教徒,佛教徒,或不知神论者,只要他们变的更好,只要更好,我们就满足了。对个人而言,他所属的教会很重要。只要那个人相信或认为:这是他天人合一的唯一途径,那么:对他来说,就是如此。神借此进入他个人的生命中。若他不知别的途径,却毫无疑问,笃信不疑他所确信的,那么这就是他得救的途径了。”(81-82页)(注 5)

但圣经却说:“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他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提前 2:5-6)

另一本书“特殊属灵的引导”收集了德蕾莎修女的教训,其序言说:“基督的方法总是去爱神与爱人如己。然而,德蕾莎修女,也许受到东方的影响,却为我们总结了六个步骤,如何在我们自己里面和别人心中制造平安的六步(沉默、祷告、信心、爱心、服事、平安)。任何人都可以照着去行,就算不是基督徒,甚至没有宗教信仰或背景,也无妨碍。因此,当你读德蕾莎修女和她社团的著作时,若我们愿意,可以用其它神明的名字或象征取代‘耶稣’之名。”(注6)

但圣经说:“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著得救。 ”(徒 4:12)

全书中,德蕾莎修女只字不提信靠基督得救,反之,她说:“正如我一向所说的,我们应该帮助印度教徒成为更好的印度教徒,帮助伊斯兰教徒成为更好的伊斯兰教徒,天主教徒成为更好的天主教徒。”(注7)

她还说:“我爱所有宗教……只要藉着我们爱的行动,人们可以成为更好的印度教徒,更好的回教徒,更好的佛教徒,那么也就有长进。”此外,她又说:“一切都是神,不论佛教徒,印度教徒,基督徒,等等,所有的人都可以亲近这同一位神。”(注8)

显然,德蕾莎修女相信普救论。她所相信的,不是唯独基督、唯独恩典、唯独信心,乃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个个宗教通天堂”的另一个“福音”。

使徒保罗说:“我希奇你们这麽快离开那藉著基督之恩召你们的,去从别的福音。那并不是福音,不过有些人搅扰你们,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我们已经说了,现在又说,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加 1:6-9)

主耶稣说:「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太 7:21-23)

 

参考:注1:Mother Teresa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注2:Tim Keller: “Jesus Lived like Mother Theresa”提摩太凯乐:耶稣活的和德蕾莎修女一样。  http://5ptsalt.com/2011/03/07/tim-keller-jesus-lived-like-mother-theresa/

注3:More Bewildering Statements From Billy Graham  更多葛培理的奇怪言论  http://www.deceptioninthechurch.com/graham.html

注4:The Myth Of Mother Teresa 德蕾莎修女的神化 http://www.challies.com/articles/the-myth-of-mother-teresa

注5:In her book, Life in the Spirit: Reflections, Meditations and Prayers, she says: “We never try to convert those who receive [aid from Missionaries of Charity] to Christianity but in our work we bear witness to the love of God’s presence and if Catholics, Protestants, Buddhists, or agnostics become for this better men — simply better — we will be satisfied. It matters to the individual what church he belongs to. If that individual thinks and believes that this is the only way to God for her or him, this is the way God comes into their life — his life. If he does not know any other way and if he has no doubt so that he does not need to search then this is his way to salvation.” (Pages 81-82)

注6:A Simple Path  is a compilation of the teachings and meditations of Mother Teresa. Labeled as a “unique spiritual guide” we would expect this book to contain unique insights into Scripture and into the Christian life by someone who is perceived as being a Christian spiritual giant. Instead, in the foreword we read,“The Christian way has always been to love God and ones neighbor as oneself. Yet Mother Teresa has, perhaps with the influence of the East, distilled six steps to creating peace in ourselves and others that can be taken by anyone — even someone of no religious beliefs or of a religious background other than Christian — with no insult to beliefs or practices. This is why, when reading Mother Teresa’s words and those of her community, we may, if we choose, replace the references to Jesus with references to other godheads or symbols of divinity”(The six steps to peace taught by Mother Teresa are silence, prayer, faith, love, service, and peace.)

注7:Through the entire book there is never a hint that she relies on Christ alone for her salvation. Rather we read things like, “I’ve always said we should help a Hindu become a better Hindu, a Muslim become a better Muslim, a Catholic become a better Catholic” (Page 31).

注8:Consider also the following quote from another source, “I love all religions. … If people become better Hindus, better Muslims, better Buddhists by our acts of love, then there is something else growing there.” Or in another place, “All is God — Buddhists, Hindus, Christians, etc., all have access to the same God.”

注9:Was mother Teresa a true Christian? 德蕾莎修女是个真基督徒吗? http://www.wayoflife.org/database/motherteresa.html

注10:德蕾莎修女之謬作者:康來昌:: 生命之源

注11:天主教是异端吗?(陈鸽)

注12:《标杆人生》作者:华理克(Rick Warren)神学变色龙(陈鸽)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唯独基督或殊途同归?(陈鸽) - 陈鸽 - 陈鸽的博客

小心:披着“神学家”外衣的狼正潜入神州大地(陈鸽)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小心:披着“神学家”外衣的狼正潜入神州大地(陈鸽) - 陈鸽 - 陈鸽的博客

 从前中国封闭,如今门户大开。顿时之间,许多翻译的“属灵”书籍,蜂拥而至,进入国内。华语的读者,如饥似渴,成了全世界最开放的读书市场。

这样的现象,有利也有弊:利是好书,得以进口,造就教会;弊是坏书,也趁虚而入,毒化我们的信仰,腐蚀我们的根基。

然而,利弊的准绳是什么?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当然是神的道(徒 17:11;赛 8:20;耶 8:9;诗 119:105)!但许多信徒,生命尚未老练,道上没有扎根,有如婴孩一般,不能分辨好歹(来 5:13-14),所以容易被各样的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弗 4:13-16)。

故此,我劝勉华人信徒,要慎思明辨,不要好奇,逢书就读,正如孩子饥不择食,逢物就吃,这样可能吃下毒药,以后消毒就难啦。所以,再次提醒大家:只读可靠的作者,如:钟马田、约翰麦克阿瑟、保罗华许、陶恕、司布真、宾克、欧文、马太亨利、弗莱威尔、等等(够你读的啦),不要碰没有经过验证的、来路不明的作者(注1)。否则,不但浪费光阴,更使自己灵里受损(注2)。

 

举一例说明。一博友来信说:“陈牧师你好:最近读到了一本书、侯活士(Hauerwas)写的《异乡客:基督徒的拓荒生活》。作者观点很犀利,但读着总感觉怪怪的,另外他的许多思想都来源于巴特(注3),想问下你怎么看这本书。知道陈牧师不经常上微博,希望您看到时回答下,谢谢。”

网上介绍本书的两位作者:

一、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1940-)是当代基督教伦理学中,最具活力和睿见的伦理神学家。现任杜克神学院任吉尔伯特神学伦理学讲座讲授,并任杜克大学法学院教授。他早年于耶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01年主讲过著名的吉福德讲座,并被爱丁堡大学授予荣誉神学博士学位。他的写作涉猎非常广泛,思想汲取了不少托马斯. 阿奎那,克尔凯郭尔(即:祈克果),卡尔. 巴特,维特根斯坦,约翰. 犹达,以及麦金泰尔的创见。并曾受教于耶鲁学派,依循耶鲁学派的脚踪,大力倡导圣经叙事乃是基督徒认信的语法的观点,并在其著作中强调教会群体对基督徒生命的重要性,虽然被人批评为宗派主义,但也于2001年被《时代》杂志称誉为《美国最好的神学家》。(注4)

二、威廉姆(William Willimon)1992年荣获杜克大学神学系第一位杰出毕业生奖,并曾任杜克大学礼拜堂主任牧师以及杜克大学神学系的教牧学教授,教授崇拜礼仪学、讲道学等课程。自2004年起担任联合卫理公会北阿拉巴马区联盟的主教,领导着792名牧师以及15万7千名会众。出版著作60本,是北美著名的教牧学教授和牧者。其出名的著作有《为这星期五感谢神》以及与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合著的《异乡客》一书等。

陈鸽回复:

其实,这两位“大神学家”都是“披着羊皮的狼”(太 7:15)。虽然他们在最高的神学院校任教,又享有“神学教授与博士”的声誉,更多多的著书立传,但他们的信仰却是离经叛道的“后自由主义”。

正如作者介绍中所言: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的“思想汲取了不少托马斯 阿奎那,克尔凯郭尔(即:祈克果),卡尔 巴特(注3),维特根斯坦,约翰 犹达,以及麦金泰尔的创见”,而不是基于圣经、回归圣经、唯独圣经的。威廉姆(William Willimon)主教所属的“卫理公会”也是与异端邪说大联合的大杂烩。

从前在西方,假师傅是少数,是被多数的、正统教会所定罪与排斥的。如今情况翻转了,过去的异端(如:耶和华见证人、摩门教、李常受召会)如今渐渐“平反”了。假师傅已打入主流教会,混进“福音派”队伍,潜伏在神的百姓当中,戴着神学博士的帽子,穿着主教牧师的袍子,坐在圣经学者的高位上,明目张胆的妖言惑众,公开散布异端的毒素(注5)。反之,持守正道的传道人,反而成了少数,成了异类,成了众矢之的。

林后 6:14 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麽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麽相通呢? 15 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别名)有什麽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麽相干呢?16 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麽相同呢?因为我们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说: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17 又说: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

徒 17:11  这地方的人贤於帖撒罗尼迦的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

赛 8:20  人当以训诲和法度为标准;他们所说的,若不与此相符,必不得见晨光。

耶 8:9  智慧人惭愧,惊惶,被擒拿;他们弃掉耶和华的话,心里还有什麽智慧呢?

诗 119:105  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

 

注1:难道不能读杨腓力 (Philip Yancey)  写的书吗?(陈鸽)

注2:灵修神学:源头混淆(陈鸽)

注3:谨防巴特“新正统派”异端对教会的毒害!(陈鸽)

注4:http://item.jd.com/1026925750.html

注5:陈鸽揭发“福音派顶尖学者”鱼咖啡(田哞 \ timmy)的真相

Viewing all 25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